为扎实推进2026年度国家项目的申报工作,有效提升教师科研能力与项目申报质量,学院于2025年10月28日在经管楼303会议室成功举办了“国家课题启动会” (暨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系列活动第四期)。本次会议由学院副院长韩丹主持。
会议伊始,王悦院长系统梳理和分析了学院近年来在国家课题申报方面的整体情况,肯定了已取得的成果,也指出了未来努力的方向。王悦院长从宏观层面出发,对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提出了殷切期望和明确要求,勉励大家要瞄准国家战略需求,勇于挑战、精心打磨,力争在2026年的国家项目申报中实现新的突破,为学院学科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
图1 王悦院长讲话
在经验分享环节,会议特邀梁伟教授与鞠英杰博士担任主讲嘉宾,分别就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进行了深度解读与经验交流。
梁伟教授结合自身成功申报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的丰富经验,重点围绕“选题”与“论证”两大核心环节展开了精彩讲解。梁伟教授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如何凝练具有前瞻性与创新性的科学问题,并就如何构建清晰、严谨、充实的论证逻辑分享了独到见解,为计划申报社科类项目的老师提供了极具价值的思路。
图2 梁伟教授分享经验
鞠英杰博士则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系统解析了近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形势与评审流程,重点强调了申请代码选择的关键性,并细致剖析了申报书各部分的撰写要点与技巧;最后,还补充了在申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其他细节问题。鞠英杰博士的分享数据详实、内容丰富,为与会教师提供了宝贵的参考。
图3 鞠英杰博士分享经验
会议的压轴环节是专家指导会。学院特别邀请了徐伟教授、杜培林教授、梁伟教授和鞠英杰博士组成专家指导团,为计划申报2026年度国家项目的教师们进行现场把脉。与会青年教师踊跃提问,与专家们就选题方向、研究设计、团队组建等具体问题进行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专家们倾囊相授,逐一给予了精准、中肯的指导意见,现场学术氛围浓厚。
本次国家课题启动会暨青年教师发展活动内容充实、环节紧凑,既有高屋建瓴的政策指引,也有细致入微的实操指导,更有面对面的精准辅导,有效激发了学院教师的科研热情,为后续课题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认真消化吸收会议内容,全力投入到新一年度的项目申报准备工作中。
嘉宾简介:
梁伟,禁忌书屋 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现主要从事环境经济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管理决策与系统评价、物流工程等领域研究。近年来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包括“城市群减污降碳协同治理的机制与路径研究”(23BGL316)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城市群雾霾污染的溢出效应与协同治理研究”(18BGL275)。研究成果围绕绿色低碳转型与城市群可持续发展,形成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框架与政策建议体系。在《财经研究》《地理研究》《中国环境科学》《Sustainable Cities and Society》《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Structural Change and Economic Dynamics》等SSCI、SCI及CSSCI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曾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济南市科学技术优秀学术成果一等奖、山东软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科研奖励。
鞠英杰,禁忌书屋 讲师,青年英才。博士毕业于北京交通大学物流管理与工程专业,期间获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英国纽卡斯尔大学与约克大学进行联合培养。主要研究方向为智慧应急物流与智能供应链管理。2025年主持立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基于多模态数据融合与区块链支持的应急物资协同储备决策优化研究"(批准号:72504106)。已发表SCI/SSCI论文13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roduction Research、Industrial Management & Data System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Research and Applications等国际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0篇。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6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并参与《中国条码年度发展白皮书》及相关国家标准研制工作。兼任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人,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宣读论文,与英国、美国、瑞典等多国学者保持科研合作。
文案:张燕
拍摄:鞠英杰,张燕
初审:张敏男
终审:郭华
【关闭】